世界帕金森日:除了吃藥、手術,很多人總是忽視這一點發表時間:2023-04-11 09:30作者:青松康護 帕金森被稱為中老人第三大殺手,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帕金森患病率大概是1.7%,患病人數已超300萬。4月11日,世界帕金森病日,讓我們共同關注這個被稱為“不死癌癥”的疾病,關注家人健康。 帕金森典型癥狀有哪些? 1.肢體靜止性震顫,安靜時出現,活動時停止,睡眠時消失。 2.肌肉僵直,活動時感到肢體僵硬、沉重、不靈活。 2.行動變遲緩,動作不協調,姿勢與步態異常。 3.手指常出現“搓丸樣動作”。 4.面部表情缺乏、呆板,如“面具臉”。 帕金森主要風險人群為中老年人,多在60歲之后發病,常見癥狀為不自主地震顫,運動緩慢,平衡障礙,容易發生摔倒骨折。不僅如此,除了影響肢體行動,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嗅覺減退、便秘、睡眠障礙、焦慮抑郁、認知功能減退等癥狀。 隨著病情的加重,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生活無法自理,給患者及家庭在精力、體力和經濟上都會帶來不小的負擔。 國際通用PD篩查問卷,9個問題帕金森自測: 1.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? 2.你寫的字是不是比以前小了? 3.有沒有人說你的聲音比以前小了? 4.你走路容易跌倒嗎? 5.你的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? 6.你的表情是不是沒以前那么豐富? 7.你的胳膊或者腿顫抖嗎? 8.你自己系扣子困難嗎? 9.你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? 如果超過3個的答案為“是”,建議就診進行相關檢查,查明是否為帕金森,并遵醫囑治療。 帕金森如何進行治療? 我們常見的治療方式為藥物和手術;可以通過藥物,補充多巴胺,提高多巴胺活性,預防和改善相關癥狀。藥物治療不佳的時,手術可以進行補充治療,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情況。 事實上,長期以來很多帕金森患者的治療也確實都是以藥物和手術為主,但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式——康復干預。 ![]() 實際上,正確的康復鍛煉會極大地延緩病情進展,改善各種功能障礙,幫助患者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障礙和各種并發癥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,大大降低家庭照護負擔,起到藥物和手術治療無法替代的作用。 帕金森患者如何進行康復訓練? 1.肢體功能康復訓練:因為病后會出現肢體僵硬,動作不協調,導致行動出現障礙,影響正常生活,所以需要盡早加強肢體的康復訓練,其中包括放松訓練、關節活動范圍訓練、肌力訓練、平衡訓練、步態訓練等。 比如由康復師或家屬進行四肢肌肉按摩;有目的的進行四肢交替運動訓練,進行運動中樞的功能恢復訓練;病情穩定后,在康復師或家屬的扶持下進行行走訓練,增強體質和體力,促進全面康復等。 2. 語言功能恢復訓練:帕金森患者中,有接近50%的病人會出現語言障礙,這是病程過長而導致的一高度復雜的講話機制運動功能的衰退,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溝通社交。 語言功能康復訓練重點針對言語產出的呼吸系統、發聲系統和調音系統進行訓練,改善音強、音調和音質,以改善言語清晰度。 在康復訓練中,可以幫助病人進行有計劃的發音訓練,從聲、韻母開始,再到字、詞發音,逐步增加到一短句,進行遞增式訓練,為求發音清楚。 訓練發音時的音量、音調和語速,控制呼吸頻率和調整發音時肌肉運動力度,使發音時用力相對均勻,逐步建立有規律的運動方式,促進發音。 此外,在帕金森的康復訓練中,專業的康復師還會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、情緒康復,通過健康宣教、倡導積極的生活方式、優化日常結構和活動、家居環境改造及輔助器具使用,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參與家庭和社會的能力,最終改善患者生活質量。 參考閱讀資料: 1.人民網:《世界帕金森病日:正確認識 不再害“帕”》 2.帕金森病康復中國專家共識[J].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,2018:1
文章分類:
健康康復知識
|